
全国咨询电话:40085086602025-01-13
2024年太多行业被抛弃,2024最后一天,认监委撤销15家认证机构, 2024年12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北京中认纵横认证有限公司行政处罚65.08万,撤销其认证机构批准书,行政罚款金额年度之最,用事实说明了认证行业被抛弃也不例外;
1)认证行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
认证活动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认证行业通过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等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障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
2)2024年认证行业经历自我净化
2024年认证行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净化和被动净化过程;
新华网北京2025年1月8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表示,2024年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整体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认证机构1230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15.83万张,获证组织约110万家;
行业监管与治理方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严格开展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及认证机构资质符合性现场核查,对存在问题的机构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共撤销机构资质38家、注销资质11家,经济处罚106家,行政告诫3家,责令整改227家,撤销认证人员资质230人、暂停资质41人,有效规范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秩序。
认证机构主要对获证组织依据管理体系标准进行主观评价,且管理体系众多,不同于提供测试报告的检测机构,行业不同对条款的理解存在不同解读,当前双随机、一公开的依据《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对认证机构进行检查,如何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结果精确和客观公正,是需要市场监管出台更多的细则;
人工智能和远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面对面现场审核能否发展成现场审核为主和其他多元化审核方式进行,不能因远程审核被少数不良认证机构利用,而阻碍审核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据CCAA协会2024年底数统计:持有资格审核人员数量达12.4万人,显示这个行业依旧在蓬勃发展,认证行业经历自我净化,让更多有志从事审核人员传递认证为民,服务发展的正能量;
3)民营认证服务领域企业成为运营高风险行业
2024年共撤销的34家认证机构主要因为涉嫌虚假认证、违反认证认可条例、不具备相应认证领域的资质条件和能力,或者不能持续符合相应领域的资质条件,从机构的成立时间来分析,除了6家是20年之前成立的机构,剩余的28家均是20年之后成立的新机构,约占82%。从平均存活年限来看,约为3.6年,有7家认证机构一年都没撑下来!
所有被撤销的认证机构几乎均为民营企业,表明民营企业在认证服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管理和运营风险
4)外资认证机构依旧在中国认证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从历史发展来看,认证审核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因此很多有影响力的认证机构都是外资的,如BV、BSl、SGS、ITS、DNV、TUV等。这些外资机构在认证审核领域有着深厚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布局中国较早,在中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沉淀和影响。
另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虽然中国本土的认证机构数量众多,但外资机构在特定领域和地区仍占据优势地位,显示出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上的强大实力和广泛布局。
外资机构还以其薪资高、审核风险小、客户优质、对审核员人性化管理等优势,吸引了大量认证专业人才加入,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中国认证行业中的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增加在华投资,以实际行动投下对中国经济的“信任票”。
综上所述,外资认证机构在中国认证行业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认证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本土机构的崛起,外资机构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5)国家队认证机构是抗衡外资认证机构的主力军
国家队认证机构在国内具有深厚的实力和影响力,主要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为国内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国家队,立足中国、胸怀全球,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合格评定综合质量技术服务,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知名的检验认证机构。
国家队认证机构在特定领域和地区具有显著优势。例如,中国船级社(为船舶、海洋装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在批准范围内开展与网络安全相关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人员认证和培训、检验检测等工作;承担市场监管业务应用系统和总局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及技术保障工作;承担市场监管行业标准组织协调工作;开展网络安全认证、市场监管信息化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智慧监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这种专业性和地域性优势使得国家队认证机构在抗衡外资认证机构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指出,要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提高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同时鼓励支持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拓展国际业务。这一政策导向为国家队认证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有助于其在国际市场上与外资认证机构展开更有力的竞争。
综上所述,国家队认证机构凭借其深厚的实力、专业性和地域性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已成为抗衡外资认证机构的主力军。
6)民营认证机构在处于野蛮成长期:
民营认证机构在过去确实经历了一段野蛮成长期,从2014年到2024年民营认证机构在数量上呈现出了迅猛的增长态势,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复合增长率远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这种快速增长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同时也为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提供了土壤。
在野蛮成长期,一些民营认证机构为了追求利益,存在诸多问题和乱象。例如,一些机构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严重超认可范围认证,认证审核时间严重不足,甚至存在认证审核记录不实、认证证书不实等问题。
这些机构往往不具备或不能持续符合资质条件和能力,但却在市场上大肆揽客,严重扰乱了认证市场的秩序,也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中国民营认证机构也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对存在问题的机构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和整顿。同时市场也在逐渐淘汰那些不规范、不专业的机构,使得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总之,中国民营认证机构在野蛮成长期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和乱象,但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市场的规范,相信未来民营认证机构将会更加专业、规范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关于发布《2023认证机构高质量发展报告》的通知,该报告旨在运用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依托客观数据,凝练展示2023年认证机构发展状况,从多角度反映各认证机构发展差异。
2023年度,我国认证机构数量和认证证书数量快速增长,行业创新能力和机构的效益稳步提升,随着近年来行政监管和专项技术检查更加依托智慧监管、数字监管,反映的各项问题更为精准。加强监管的同时,公信力建设、专业化能力提升、强企强链强县等系列行动也接续展开。
7)认证机构发展中瓶颈
认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主要体现在行业规范性不足、机构能力技术参差不齐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方面。
ISO国际标准认证在国内需进行国标的转化,目前成熟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和能源管理体系 ,汽车管理体系、航空和医疗、通信行业因对机构的能力要求和门槛要求较高,或当前限制国内的认证机构进进入;ITSS等信息资格类体系当前仅对几家国家队开放,以上造成国内较多的认证机构在进行同质化管理体系认证竞争的客观事实;
其次认证机构技术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也是制约认证机构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认证机构涉及较多的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认证机构这十年中发展快速增长,各认证机构展开抢认证人员人才大战,认证机构在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高端人才发展存在断层,无法持续符合资质条件和能力要求,这些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从而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市场竞争激烈也是认证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认证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机构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降低认证标准,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得整个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
综上所述,认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行业规范性、提升机构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8)认证机构春天在哪里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崛起,企业对认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也是证书拥有总量全国第一,这反映出市场活力的增强和认证服务需求的增长。这种增长为认证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其次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质量认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优化提升产业服务体系,助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而采取的具体举措,为认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动力。
认证机构自身也在不断加强规范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技术能力、拓展服务领域等方式,认证机构正在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这种自身的发展壮大也为认证机构的春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